通往這快樂之都亦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我先在斯德哥爾摩坐通宵火車到瑞典南部的馬爾默(Malmö),然後再花三十分鐘乘撘跨越厄勒海峽大橋(Øresundsbron)的列車,就到達了哥本哈根中央車站。每天早上六時起,馬爾默與哥本哈根之間的列車在每十五分鐘就開出一班,在歐洲水平來說是非常頻密,甚至比起某些城巿的地下鐵還要頻密。
“最快樂國度”這一個稱譽令我不禁對丹麥有多一分期待,也結果因此而多了一分失望。作為“最快樂國度”首都的哥本哈根只是不過不失而已。除了一些外型前衛的建築物(首推歌劇院及中央圖書館),市內沒有大多"吸睛"(引用台灣潮語先~)的景點令我難忘(果件美人魚像真係小的可憐加hea爆……),哥本哈根遊客觀光咭又不划算(仲要比2008年貴10%……),而我又找不到陳豪品味咖啡的架步。
幸好在哥本哈根的青年旅館遇到了有趣的新朋友,此人名叫Giorgio (但姓氏並非Armani),來自意大利米蘭的大學生,他在2009年下半年到丹麥的Roskilde University當傳理系碩士交換生。由於大學在九月才開學,而若他在開學前搬進學生宿舍,則要支付整個八月的宿費。因此,預先到達了丹麥的Giorgio只好在哥本哈根的青年旅館滯留……另外,Giorgio抽的煙是自行捲的煙!他說買一包煙草和捲煙紙只需四歐羅,可捲出四十多支煙,比起買一包煙的價錢(二十支約五歐羅)便宜得多。Giorgio捲煙手法純熟,而我則在浪費了許多煙草的情況下才成功製作了一支可抽的煙……
閒談間,我提起我聽說過參觀嘉士伯的酒廠可獲得免費啤酒贈飲後,Giorgio便嚷著要跟我一起到了嘉士伯的酒廠去。嘉士伯酒廠面積很大,又有點像謎宮,我們經常走到死胡同,結果千辛萬苦才找到嘉士伯酒廠的遊客中心。本以為可坐下喝喝酒,殊不知參觀酒廠現在竟要收入場費!(2007年孤獨行星北歐篇說他們不收入場費,而當時在市內遊客中心拿取的單張亦沒有提及入場費……)由於是我慫恿Giorgio參觀酒廠,氣氛頓時變得尷尬,幸好遊客中心的職員對我們說:不參觀也沒所謂,給你們贈券去嚐嚐我們的啤酒吧!危機即時解決。
歡歡樂樂的喝過“贈飲”後(在嘉士伯的酒吧我們發現身邊很多人只喝了一兩口,真浪費!),Giorgio提議到Christiania區參觀。Christiania是哥本哈根市內一個“自由城”,在1971年由一班無政府主義者及嬉皮士宣布成立。由於執法人員難以進入,因此在Christiania區內有許多人公然販賣大麻(因此切勿在Christiania區內拍照,否則後果自負!),可說得上是Amsterdam in Copenhagen!
Christiania區內的房子甚有70年代的風味,牆身滿布大大小小的塗鴉。我和Giorgio在Christiania吃了一個又美味又便宜的烤餅(內有素菜餡),我們還在露天酒吧及大麻氣味的圍繞下喝酒和捲煙去抽呢(相信其他人都以為我們在抽大麻,是他們的一份子)。
在此多謝Giorgio帶給我這個風味之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