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7日 星期日

二零零五年六月二十九日:伊斯坦堡‧土耳其



零五年的地中海之旅本人貪便宜選乘了土耳其航空的航班,除了在飛機上聽那只有十幾首歌的唯一音樂頻度,以及吃非常難吃的飛機餐外,更額外得到停留伊斯坦堡一天等待往香港的航班的機會。這額外的一天亦成為本人遊程上的污點,令愉快旅程變悲哀……



一入境,首先要支付十五歐元買路錢購買土國的簽証。不想付也行,呆呆地留在機場二十個小時吧!(現在回想起來當時作出這個決定的話就不用破財了!)兌換過面額甚大的土耳其舊里拉之後,我乘地鐵再轉電車穿過拜占庭帝國時期遺下的伊斯坦堡城牆,到達市中心。把行李放在藍色清真寺的青年旅舍後,我立即跑到街上吃正宗土耳其烤肉,要二百萬舊里拉呢!(其實價值少於十港元)豪花百萬吃晚飯後,我再到處走走,看看伊斯坦堡的夜景,逛累了就回青年旅舍休息……



回到青年旅舍,在房間內遇到兩名聲稱從約旦來的年輕男子。閒談了一輪後,他們建議外出吸吸水煙喝喝啤酒,我不防有詐跟他們外出,到了一個疑似夜總會的地方(有小姐陪跳舞陪飲酒陪座)。結帳時看看賬單,很多零字,在我拿出我的信用卡付賬前(那兩位"朋友"說現金不足,著我先付賬),侍應告訴我那是大約四十五歐羅,刷完卡後,再告訴我那應該是四百五十歐羅!憤怒的我正準備上前跟他們理論之際,突然出現數名彪型大漢目露兇光看著我……全身而退後,那兩位聲稱從約旦來的男子說要先到別處找朋友及提款,回到青年旅舍後就會還錢給我。




最後發現那兩位"朋友"根本不是住在青年旅舍(不用說亦知道他們消失了),這明顯是一個騙局!最可憐的要算是當地人的落井下石:青年旅舍的員工對我投訴他們讓非住客進入房間範圍的回應是一堆我聽不懂的突厥話,而旅客中心在我舉報黑店後更說:"You should have read the menu to know the price!"丟那星。





雖然最後一天認識了一名韓國大學生(在肯定他是青年旅舍住客後),並一起到各伊斯坦堡的名勝參觀。但心情極差的我拒絕了所有要入場費的名勝(而如果要拍攝入場費則更高),幸好同行的韓國大學生亦因長長的人龍而卻步,沒有堅持要參觀。結果我們邊說邊在伊斯坦堡亂逛,作為這個衰收尾地中海之旅既尾聲。



(頂!果晚番香港班機delay四粒幾鐘仲要我地齋等夜一夜先畀D難食三文治我地!真係衰完可以再衰……)

2010年6月25日 星期五

二零零九年八月二十七日:斯德哥爾摩‧瑞典



斯德哥爾摩(Stockholm)是瑞典的首都,是一個在十四個島嶼及七十道橋樑串連起來的大都市,已有差不多八百年歷史,被譽為北方的威尼斯。瑞典全國五分之一的人口都住在斯德哥爾摩,因此斯德哥爾摩是瑞典的歷史、經濟和文化的核心。



『北方的威尼斯』,似乎非去不可。但我在看過在斯德哥爾摩拍的照片後,想了良久亦記不清楚我在斯德哥爾摩幹了甚麼。印象中我好像到過一個叫Drottningholm的皇宮參觀,但它不比法國的凡爾塞宮華麗;在斯德哥爾摩的水道上乘坐導賞遊覽船,但景色不比意大利威尼斯的水道漂亮;好像到過了幾個藝術館及酒鄰博物館,但印象不深。相信如果我是第一次到歐洲就到斯德哥爾摩的話,斯德哥爾摩應該會更美。



對斯德哥爾摩的指定景點印象不深,反之想談談斯德哥爾摩的地下鐵(Stockholms tunnelbana)。斯德哥爾摩的地鐵站人流雖然多,但整體來說十分整潔(cf.法國巴黎地下鐵洋溢的小便氣味……),列車班次頗頻密且準時(北歐的所有公共交通工具都很準時,不會比時刻表的時間晚一分鐘開出)。再者,地鐵站的月台及隧道並不只有刻板式的圓筒型設計,有的車站隧道刻意用不規則岩石堆砌,營造一個山洞的感覺,十分特別。此外,許多地鐵站月台的牆璧上都有不同的璧畫,甚至整個月台都由一組藝術設計串連,讓等候列車變得更有詩意。(但相信就算香港的地鐵設計得再美也不會令等車富有詩意,因為沒有人擁有如遊客般的閒情逸致)



另外,在照片中再看到一座粉紅色的建築物,那一座其實是Drottningholm皇宮的夏宮-中國亭。這座粉紅建築物有一個淺綠色的屋簷,看起來有點中國式,原來真的是仿照中國古式建築風格而建成的。根據博物館職員提供的資訊,在十八世紀中葉,第一首曾到達中國的瑞典艦船回國,船員把在中國的所見所聞用紙筆紀錄。當時的瑞典皇后(已忘記了她的名字)看到有中國特色的東西感到眼前一亮,隨即下令下人收集更多有中國特色的物件,並命人按照中國式建築建立了中國亭,令當時瑞典上流社會吹起了中國風。時至今日,其實連中國亭的職員也不原全了解中國亭內的送子觀音及中文字的意義,結果我那天充當了三小時臨時導賞員,告訴大家觀音不是聖母瑪利亞。(其後我發現,我對中國古代民間習俗的智識全是受無綫電視劇所薰陶……)

2010年6月19日 星期六

二零一零年三月二十四日:烏魯魯.澳大利亞


六年前看了一套名為《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的催淚絕症史詩式愛情日本電影,對於這齣戲的唯一印象是片末主角在"世界中心"--- 即澳洲大陸正中央那火紅色的大岩石上撒骨灰,非常非常的超現實。


六年後,在購買往澳洲的機票時,發現只需多付港幣一千二百元便可從開恩茲直飛到烏魯魯,在世界中心呼喚愛,我亳不猶豫便買了這張通往超現實的世界中心的機票。


三小時的航程,我從天陰雨濕的開恩茲到達了天晴乾燥的outback。甫下機,已有多隻蒼蠅熱烈歡迎我。雖然如此,能以這麼短的時間從澳洲海岸到達世界中心(註:若要從最近的城鎮愛麗斯泉(Alice Springs)乘車到烏魯魯,至少要五個小時),實在要多謝十年前決定在烏魯魯約五十多公里外興建小機場的人。這小小的Ayers Rock小機場為烏魯魯每年帶來了四十多萬遊客,相信亦為附近的Yulara resort帶來不小進賬(我就是其中一個被迫在Yulara消費及住宿的遊客……)。在這個超現實的世界中心,世界還是那麼的現實。






在類似麥理浩夫人渡假村的住宿營舍放下行李後,我便隨導賞團出發到烏魯魯。首先到了原住民文化中心,有很多很多蒼蠅。之後跟隨原住民在烏魯魯巨石下聽聽原住民對巨石紋理的詮釋,有很多很多很多蒼蠅。最後到日落觀賞區一邊喝香檳一邊看看烏魯魯巨石由橙紅色慢慢變成淡紫色,有很多蒼蠅。


空群而出的蒼蠅,除了破壞了我欣賞烏魯魯的雅興(?)外,原來亦已佔據了我對世界中心的記憶。當地蒼蠅數量極多,我只要有一秒靜止下來看看風景,便會有數隻蒼蠅依偎在我的臉上和身上(現在看看當天拍的照片,我忽然多添了幾顆痣……),我不得不在沿途不停撥手。相信如果當時我真的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的話,可能會有成千上萬隻蒼蠅會感應我的呼召而飛過來跟我接吻。

事後和一位曾在澳洲唸書的朋友談及受到大量蒼蠅滋擾一事,他竟然說蒼蠅那麼活躍是由於當時正值蒼蠅交配期。我想我當天大概至小交配了十萬多次。